新闻中心

傅统先先生的学术人生——教育学部冯永刚教授作“忆山师名家”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 2020-10-10 15:13:00 浏览次数: 作者: 陈卓
返回列表

在学校70周年华诞来临之际,10月8日,教育学部副部长冯永刚教授于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三教报告厅,为全体2020级本科新生带来了一场深切缅怀与致敬山东师范大学著名学者傅统先先生的学术报告。

报告会伊始,冯永刚教授首先向到场的学生介绍了傅统先先生的生平事迹。接着分别从“胼胝手足,拓荒耕耘”“上下求索而不倦,淡泊名利而有据”“勤勉敬业,自觉担当职责使命”“岁寒知松柏,薪火相传铸丰碑”四个维度诠释了傅统先先生执着的教育情怀、艰苦谦逊的求学任教历程、献身教育事业的巨大成就以及伟大的精神品质等。

冯永刚教授介绍道,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傅统先先生在山东师范学院任教育系主任时就系统地提出推动教学改革、深化科学研究、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培养新一代学科领军人才等具有前瞻性的教育主张。尤其是傅统先先生带领教育学教研组教师们编写的《教育学》讲义,不仅构建了当时山东师范学院教育系教育学科的雏形,而且为ku游九州酷游平台教育学科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冯永刚教授就傅统先先生的求学、教学历程向到场的本科生娓娓道来。他说道,傅先生的求学之路不仅仅是知识与学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完善,也是其高大德行的真实体现。青少年时不畏贫穷艰苦求学,壮年时不慕名利踏实坚持学术研究,中年时谦逊向学远赴大洋彼岸,晚年时笔耕不辍且心系学生,先生用他的一生诠释着其知行合一、以身作则、甘于奉献的精神,彰显着他对教育的执着、服务社会的教育情怀以及教育家的责任与担当。

紧接着,冯教授详细介绍了傅先生在学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傅先生通过长达半个世纪筚路蓝缕的学术探究,结合宗教哲学、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杜威实用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相关理论,确立了我国的教育哲学学科划界、知识结构与研究领域,被业界尊为“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的学科奠基人”,对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20世纪70年代,傅统先先生受教育部委托撰写的《教育哲学》一书,肩负着新中国成立后重建教育哲学学科体系的重任,是新中国教育哲学学科的奠基性著作,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而且对杜威、皮亚杰等西方主要思想流派进行了辩证吸收,对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增添了厚重一笔,为西方教育思想在我国的传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意义。

最后,冯教授总结道,傅统先先生是新中国教育学科的开创者,也是我国教育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奠基者,是西方教育哲学中国化的重要贡献者。回顾新中国教育学科尤其是教育哲学学科建设发展史,他对中国现实需求与国际学术前沿动态的把握,以哲学为根基、以心理学为支撑的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对理论研究的敏感性与对现实问题积极回应、融贯中西的治学方略,执着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温和谦逊、爱生如子的学术品格,是傅先生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教育智慧。傅先生的教育情怀、学术成就、伟大人格将永远被山东师范大学铭记,激励着我们在教育学科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冯教授严谨缜密且不失风趣的报告深深地吸引了在场学生,大家表示受益匪浅。这场洋溢着文学智慧、教育智慧、哲学智慧的学术报告强化了同学们致敬先哲、勇于担当、薪火相传、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勇气。

                                                                                                                                                   供稿审核人:曹会龙